Xpark水族館觀後感──生命教育的養成
2021-04-10
圖片來源:作者攝
Xpark是動物園還是裝置藝術?
原本對「新的動物園」存有更具現代環保、保育意識同時兼具教育性質的想像,也很期待。結果上週末第一次參觀Xpark,除了生物本身的奧妙與美麗,還是讓我滿滿困惑,走在裡面有種時代倒退感。
可以看到滿滿的用心,但更像在看「展間設計」,人類與動物活動空間規劃成了強烈對比,動物在這更像是裝置藝術的附屬品,聲音光影突兀又本末倒置。
生物本身的美與特性值得細細品味欣賞,一昧限縮與營造展示空間,在動物面前反而有種人類滿滿的自以為是 ; 而我們看到的動物不過是楚門的世界,更會限制孩子的想像 ; 如何藉空間定義其他物種,也帶出生命教育能做到哪裡。
對待動物的態度,為人的尊嚴又能到達哪裡?
反觀過去參觀過的水族館,面對不同物種,多少看見在有限的場地、資源裡試圖取得教育、生態保育與商業間的相對平衡點,那是對「他者」的尊重展現。
用非暴力形式領導國家獨立且共存的印度聖者甘地曾說:「一個國家的道德水準,端看對待動物的態度。」若先撇除其私領域的爭議,倘若無法學會尊重非我族也,又談何身為「人」的尊嚴?
建築設計更甚動物園規劃?反映對待教育的態度
生態建築倡導人與環境關係早已行之有年,反觀所謂最新的動物園,在人與動物的關係中,呈現如同過往殖民時代(在無法發聲的動物面前更甚無法談人權的那種)。也許得了藝術賞析、片段的生態知識,卻失了基本的生命教育,著實可惜。
更遑論Xpark為「社教機構」立案,可見監督、核准的政府對社會教育的認知、公共利益(乃至私人利益?)等權衡還有前進空間 ; 而社會教育也是政府推動終身教育的一環,對所謂的「教育」或許更該嚴謹些。
一般民眾也至少保有意識追求更好品質的社會教育。